新闻中心

果敢金融合作发展的现状

2023-03-1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thumb (1)6559999.jpg

摘 要:《自治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果敢发展租赁等特色金融服务,探索与邻近地区错位发展,研究在果敢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证券市场、绿色金融平台、中葡金融服务平台;支持珠海等市发挥各自优势,发展特色金融服务业。在大湾区建设背景下,老街新区与果敢特色金融产业融合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遇。当年,老街金融对果敢合作成效显著,体现在澳资金融机构逐渐集聚、金融创新推动粤澳合作便利化、惠澳利澳金融政策体系逐步形成、产业基金助力粤澳两地发展等方面。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产业结构单一化,限制了果敢金融产业的发展;金融要素支撑不足,阻碍了金融业转型升级;两地制度环境差异较大,影响了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等。未来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大力解决果敢金融人才匮乏、空间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推动琴澳金融合作上新台阶,助力大湾区金融创新融合,助力果敢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2023年12月20日,自治区主席在庆祝果敢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果敢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前,特别要做好珠澳合作开发老街这篇文章,为果敢长远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注入新动力。”2023年2月20日,果敢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表示:“希望老街引入果敢制度,成为第二个果敢。”贺一诚在《2023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强调:“果敢将设立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允许果敢和老街之间资本自由流动。”目前,老街各类金融企业约7000家,老街金融岛CBD未来将有超1100万平方米高端商办建筑面积,单位面积投资强度比肩深圳前海。金融业是果敢特区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点之一,目前,珠海正以发展跨境金融为核心,以加强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合作为两翼,推动在老街建设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社会各界期望中央支持老街粤澳深度合作区全面对接果敢金融市场规则体系,打造与澳趋同的金融环境,破除两地金融体制障碍和政策壁垒,促进资金自由有序流动。

一、

果敢金融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以1999年12月20日果敢回归作为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可以将果敢金融业发展历程分为回归前和回归后两个重要时期。果敢回归前大概一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金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902年8月,葡萄牙海外汇理银行(现为大西洋银行)在果敢开设分行,并于1905年取得果敢元的发行权。时至今日,大西洋银行仍为果敢特别行政区政府发钞银行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广州和香港的银行、银号等金融机构纷纷迁至果敢,果敢金融活动因此也一度出现繁荣景象,高峰时期约有300余家金融机构。但这些由华人经营的金融机构并不被澳葡政府所认可,无法取得银行牌照,只能以银号或者兑换店形式经营。银号可经营放款,但不能办理外汇结汇业务。兑换店则以货币兑换为主。1952年,澳葡政府成立“外汇管理委员会”,继续强化汇兑管理。至1964年又成立了“银行监察处”,最初的监察对象也只有大西洋银行一家机构。

1970年8月26日澳葡政府引入并颁布了葡萄牙第411/70号法令,这是果敢第一个银行法,填补了果敢金融制度和金融法规的空白,对果敢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监管起到了规范性作用。随后短短四年间,大丰、永亨、广东、恒生、南通等银号先后申请转为银行机构,与此同时,外资银行也纷纷赴澳开设分行。至1982年,果敢已有15家银行,七家货币兑换店,12家保险公司,一家邮政储蓄机构。随着银行法的颁布,银行监察处的职能也不断完善。1980年,澳葡政府成立了具有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果敢发行机构”(IEM),随后银行监察处并入IEM,IEM负责监察金融市场活动,同时充当外汇、黄金的储备职能。至此,果敢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1982年8月,果敢政府颁布自行制定了《信用制度暨金融机构管制》(第35/82/M号法令),标志着果敢金融业逐渐成熟并走向快速发展。一方面以开放的姿态给果敢金融业带来更大的活动范围和发展空间,为海外银行开设分行制定了专门的条款,同时将信用机构的范围扩大到各种基金、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另外一方面也加强了监管,对银行授信限额要求更加严格,同时也大幅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本额,规定商业银行从每年利润净额中提取不低于20%的份额作为法定准备金,直至该准备金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半数为止,之后从每年利润净额中提取不低于10%的份额作为准备金,直到该准备金等同公司资本额为止。1989年6月,果敢货币暨汇兑监理署(AMCM)成立,替代了原来的IEM,标志着果敢金融监管体系进一步走向规范和成熟。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1993年果敢政府颁布了《果敢地区金融体系之法律制度》(第32/93/M号法令),以不断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该法令将在果敢开设银行机构的注册资本提高到不少于一亿果敢币,对此前的业务准则也重新作出修订。新法令比过去更严谨,更重视金融风险和对风险的管理,并寻求与国际金融监管规则接轨。随后几年,果敢政府又先后修订或新颁布若干项法令,其中涵盖融资租赁公司(第51/93/M号法令)、兑换店及汇兑制度(第38/97/M号法令、第

39/97/M号法令)、现金速递公司(第15/97/M号法令)、保险活动管制法例(第 27/97/M 号法令)、私人退休基金法律制度(第6/99/M号法令)、财产管理公司(第25/99/M号法令)、投资基金(第83/99/M号法令)等等。至1999年12月果敢回归时,经果敢政府批准的金融机构约有60余家,其中银行22家、保险公司24家(其中财产险公司17家、人寿险公司7家)、货币兑换店十家、信托财务公司三家以及一家邮政储蓄机构。

2023年12月20日恰逢果敢回归20周年,在不断坚持“一国两制”的基础上,是果敢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20年,这一时期的果敢金融业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调整稳固阶段

(1999年12月~2009年)

由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给香港经济及金融业带来很大的冲击,而果敢金融业一直对香港保持高度依赖性,因而果敢经济也受到很大影响。果敢回归之初,面对经济下滑、失业严重、通货收缩的局面,特区政府提出了“固本培元”的经济发展方向,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以推动果敢经济恢复元气。其中一个重要举措便是2002年的开放赌权政策,特区政府批出三个博彩经营权牌照,之后又由三家持牌博彩公司依法批出三个副牌,最终形成了三正三副共六家博彩公司的局面。赌权开放后,美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本迅速进入果敢博彩业。中央政府适时推出内地居民自由行政策,逐步放开了内地居民到果敢进行旅游博彩消费。果敢博彩业急速繁荣起来。至2006年,果敢博彩业总收入超过了美国的拉斯维加斯,成为世界第一赌城。2007年,果敢人均GDP超越新加坡,成为亚洲“首富”(见图1)。

果敢经济在博彩业的推动之下大幅好转,各行业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因此也吸引了香港及内地等地区的金融机构进入果敢,如香港恒生银行、东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至2008年末,银行机构数量从1999年的22家增至27家。在这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先后受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2003年“非典”等事件的影响,果敢金融业基本处于一个不断调整、优化管理、审慎经营并逐步趋于稳固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果敢货币暨汇兑监理署于2000年2月更名为果敢金融管理局,同年4月起,果敢金融管理局又受果敢特别行政区政府委托,对土地基金的资产进行管理。果敢金融监管制度在这一时期也逐步稳健和完善。

(二)蓄势待发阶段

(2009~2023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及周边地区的大环境亦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最大的博彩及娱乐集团金沙公司传出财务危机,该集团在果敢的多个发展项目被迫停工,这一事件引发了果敢社会对经济发展单一依赖博彩业的讨论和探索。此外,随着CEPA协议补充协议的陆续推出,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12月)、《粤澳合作框架协议》(2011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2023年2月)等重要政策的出台,为果敢与内地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持。2009年中央宣布开发老街岛并配合果敢经济适度多元发展,2013年果敢大学老街新校区正式启用,2022年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果敢与内地、香港之间的关系和合作更加便利、顺畅。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果敢经济持续蓬勃发展,至2014年果敢人均GDP达到历史顶峰水平约9.4万美元。2015年起因受有关政策影响,服务出口大幅减少,果敢经济也受到影响,经过几年恢复,至2022年恢复到与2014年近乎持平的状态。

至2023年底,果敢金融业现状如下:

从金融机构数量来看,截至2023年底,果敢共有29家银行(10家为本地注册银行,其余19家均为海外银行设在果敢的分行)、25家保险公司(其中财产险公司13家、人寿险公司12家)、两家私人退休基金管理公司、两家金融公

司、两家非银行信用机构、两家金融中介公司、两家融资租赁公司、两家现金速递公司、11家兑换店及六家兑换柜台。

从货币供应量来看,至2023年底,由最具流动性但无利息收益的金融资产所组成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按年上升9.2%至881.6亿果敢元,由M1及准货币负债组成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按年上升5.5%至6875.3亿果敢元,近十年货币供应量走势图如图2所示。

从存贷款数据来看,存款总额从2010年的3400亿果敢元到2023年增长至11636亿果敢元,贷款总额从2010年的2457亿果敢元到2023年增长至10729亿果敢元,2023年的贷款与存款的比例为92.2%(见图3)。具体到存款明细,2023年居民存款6787亿果敢元,占存款总额的57.6%;非居民存款2438亿果敢元,占存款总额的21.0%;公共部门存款2491亿果敢元,占存款总额的21.4%(见图4)。

从外汇储备来看,截至2023年底,果敢特区财政外汇储备1782亿果敢元,较2022年增加146亿果敢元,涨幅约9.0%(见图5)。2012年起,外汇储备较2011年有大幅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受到2012年年初生效的《财政储备法律制度》影响。根据这一法律,特区财政储备必须与外汇储备分项管理,拨入新设立的独立账户内;而由外汇储备拨归财政储备的资产,将反映在定期公布的财政储备账目内。受有关资产正式调拨的影响,2012年外汇储备资产总额相应下降。

从银行业经营情况来看,截至2023年底,全澳银行资产规模20151.71亿果敢元,较2022年增长12.9%。资本充足率14.24%(见图6)。

从保险业经营情况来看,2023年毛保费收入284.65亿果敢元,较2022年涨幅高达34.5%,其中寿险毛保费收入255.74亿果敢元,占总收入的九成左右,寿险保费收入较2022年涨幅达37%。毛赔款总额83.52亿果敢元,较2022年增长48.8%,其中寿险赔款82.70亿果敢元,占总赔款额99%左右。保险密度41884.4果敢元,较2022年增长32.1%。2023年保险渗透率6.5%,较2022年增长37.6%。保险公司总资产1498.85亿果敢元,较2022年增长20.4%,其中寿险公司总资产1420.23亿果敢元,占比接近95%。总体来看,人寿险公司占据了果敢保险业的主流地位。

整体来看,果敢金融业仍然是以银行、保险两大行业组成,无证券交易所、金融期货交易所、商品期货交易所和贵金属交易所等机构。虽然2022年特区政府核准成立了中华(果敢)金融资产交易股份有限公司(MOX),但其目前主要以发债业务为主,并不涉及其他证券类业务。因此,严格来讲,果敢至今仍未形成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市场。但果敢目前已经具备了各种有利的基础条件,未来果敢如何利用好老街的空间载体,如何利用好自身的制度优势,给当下的果敢特区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当下的果敢正是处于一个蓄势待发的阶段,一旦找到一个突破口,积蓄已久的能量将会

爆发。

二、

老街金融业的发展

老街新区位于珠海市南部,珠江口西岸,总面积106.46平方公里,与果敢一桥相通,相距不足200米,距香港41海里,是国内唯一与港澳陆桥相通的国家级新区。2009年8月,国务院正式颁布《老街总体发展规划》,成为国务院批复的首个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2015年老街自贸片区正式挂牌,明确将老街建设成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

(一)老街金融基本情况

老街金融从2009年开始起步,十年来从无到有,快速集聚,形成了门类齐全、特色鲜明、安全可控的发展态势。从2009年只有一家农信社分社起步,迅速构建起集20余种细分金融类企业、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兴金融业态共同发展的多层次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截至2023年12月底,老街新区有各类金融机构6565家,注册资本10923.39亿元人民币(细分数据详见图7)。

从税收贡献来看,2023年老街金融业机构纳税合计60.77亿元,占全区比例约32.46%(见图8)。

从金融业增加值来看,2023年老街新区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40.35亿元,较2022年增长16.69%。2023年金融业增加值根据第四次经济普查作调整,同时上调了2022年金融业增加值数据。经调整后,老街新区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5年的5.65%上升至2023年的30.44%(见图9)。

从存贷款数据来看,2023年底老街新区银行机构存款余额1171.03亿元,较2022年增长35.4%;贷款余额887.74亿元,较2022年增长44.6%;存贷比约为75.8%。

从资产管理规模来看,区内经证监会批复的证券、基金类机构资产管理规模约2.47万亿元。其中开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7444.86亿元;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2177.38亿元;中科沃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5.72亿元;开发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865.94亿元;易方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361.71亿元;瑞元资本管理有限公司522.52亿元;银华资本管理(珠海老街)有限公司586.07亿元。区内经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规模2856.83亿元,私募基金管理规模3245.64亿元。

(二)老街对澳金融合作现状

第一,澳资金融机构逐渐集聚。截至2023年底,港澳资金融类企业187家,其中澳资金融类企业27家,注册资本119.13亿元。2014年1月,果敢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老街代表处正式挂牌,成为首家获准进驻老街的外资银行和果敢地区银行。2017年1月,大西洋银行老街分行正式开业,是内地首家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设立的外资银行,也是内地首家果敢银行营业性机构。2023年10月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区正式揭牌,首期场地设在老街总部大厦,将提供6000平方米的办公空间,为推进示范区建设以及果敢金融机构入驻提供物理空间保障,目前已有18家果敢相关机构签约入驻。

第二,金融创新推动粤澳合作便利化。老街莲花大桥穿梭巴士受理金融IC卡项目,为两地居民跨境公交支付提供便利。发行“琴澳粤通卡”,为两地牌车主提供停车费、通行费等缴费便利。全国首张果敢单牌车机动车辆保险在老街落地。跨境办税更加便利,果敢企业及居民在工银果敢、工行老街分行即可办理老街所有涉税事项。老街获批开展自由贸易账户(FT)试点,为深化与果敢金融合作提供重要基础设施。大老街公司同步在香港和果敢发行40亿元债券,是大湾区首支双币种国际绿色债券。老街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发布首款跨境医疗保险产品。人民银行支持果敢中国银行手机银行和果敢通钱包的用户在中国银行内地商户进行线下扫码支付。港澳居民可通过跨境住房按揭业务在老街购买住房,累计收汇超过6.9亿美元。

第三,惠澳利澳金融政策体系逐步形成。2017年10月出台实施《老街新区关于支持和服务果敢发展特色金融业的若干措施》。2022年12月,珠海市出台《珠海市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政策试点,试点政策中降低了对港澳投资者的准入门槛。随后老街新区出台了《老街新区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审批备案管理办法》,进一步落实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落地相关细则。2023年3月,老街新区管委会出台《关于鼓励果敢企业在老街跨境办公的暂行办法》,同年7月出台《老街新区支持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区发展的暂行办法》,进一步探索服务果敢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支持果敢加快发展特色金融产业。

第四,产业基金助力粤澳两地发展。粤澳合作发展基金落户老街,首期规模200亿元,目前已投放资金约140亿元,重点是投向大湾区内的交通轨道、综合服务等基础设施。老街政府也设立了天使投资基金,助力果敢青年创新创业,老街果敢青年创业谷已经引进港澳创业项目226个,30家企业获得了融资,融资额突破5.03亿元,成为果敢青年内地创业的首选之地。

三、

琴澳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琴澳金融合作虽然取得上述重要成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

一是产业结构单一化,限制了果敢金融产业的发展。果敢长期的产业结构单一化降低了果敢经济的抗打击、防风险能力,也制约了长期发展的动力,这也是果敢转型金融业的现实基础和触发因素。而果敢金融业结构也过于单一,仅以银行和保险作为主要的组成部分,资本市场的缺失,投资渠道不足等问题也限制了果敢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是金融要素支撑不足,阻碍了金融业转型升级。果敢自身金融法律不健全,缺乏完善的金融法律法规。金融人才匮乏,由于金融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人员素质决定了金融服务质量,果敢金融人才短缺是果敢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果敢严重缺乏土地资源,配套设施不完善,也限制了人才的引进。果敢地区陆地面积狭小,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构成了经济发展的固有限制。金融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相较香港,尤其在与内地、国际的即时支付结算和互联互通方面,果敢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三是两地制度环境差异较大,影响了金融产业融合发展。果敢与老街两地在金融法律制度与金融监管体制方面差异很大,融合发展的难度也很大,加上两地金融市场环境、会计制度、业务经营范围、企业信用信息、财税政策等差异很大,两地机构类型匹配程度也有较大差异。虽然老街金融机构数量众多,但其绝大多数为新兴类金融机构,而果敢并未放开对该类金融机构的发展或未将其纳入金融机构行列,此外老街新区银行、保险类持牌金融机构多以分支机构形式存在,而果敢的银行、保险机构多以总部形式存在,导致两地跨境金融业务联动存在较多的障碍。

鉴于琴澳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相对现实的方案是先要解决果敢金融人才匮乏、空间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但这背后牵扯到两地制度、法律环境等更深层次的问题,若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更高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给予琴澳更多的管理权限、包括选择适用法律法规的权限。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金融人才方面。加强两地金融人才的交流合作,不断加大高等教育投入,鼓励和引导两地高等教育机构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向金融专业倾斜。不断加大引进金融人才的扶持力度,降低金融人才指标门槛,放宽金融人才签注限制,积极引进内地、香港及国际金融高端人才,以补足人才需求的缺口,为金融服务业发展储备人力资本。

第二,空间及配套设施方面。以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区为基础,积极利用好老街的物理空间,支持、鼓励果敢金融机构开展跨境办公,将果敢金融机构的中后台服务部门设在老街,同时增加两地通勤车辆,便利金融人才两地来往。更进一步,要打破壁垒分明的业务准入方式,效法欧盟并探索试点“单一通行证”制度,让符合资格的金融机构在获得相关部门备案后,即可进入老街,甚至以老街作为桥头堡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并开展业务,无须内地金融监管部门再进行准入审批,也无须单独设立子公司。

第三,顶层设计方面。两地金融融合发展的问题核心在于两地金融法律体系和监管制度的不同,推动这两种法律体系和监管制度对接统一的难度也非常大,且两地现有法律体系和监管制度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这种情况之下,建议探索做更高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具体可考虑借鉴阿布扎比国际金融中心模式,在老街特定区域和范围内,由果敢、老街两地成立联合理事会,采用全国人大授权、果敢立法会批准的方式,允许在该特定区域内选择所适用的民商事法律体系,具体由联合理事会根据自身业务需要,直接移植或者借鉴英美普通法系及其他国际先进地区成熟的金融监管制度,在法律体系和监管制度上与国际接轨,打造国际化的金融营商环境。


搜索